国内玉米市场在四轮拍卖过后,非但没有呈现下行走势,反倒越拍越高,四轮拍卖过后临储玉米投放1600万吨,加上中储粮网一次性储备近300万吨的投放,近2000万吨的玉米投放量并没有在现货市场形成“利空”效应。
深夜公告加码调控
目前国内疫情虽然得到有效控制,但是国内经济仍处于疫情过后的恢复阶段,5月份CPI刚刚回到2以上这个“及格线”。但是刨除生猪贡献的1.88个百分点之外,其他消费类产品大多数仍处于同比下降的态势,通缩迹象依然明显。在这个背景下,持续贯彻国家在疫情期间提出的“保供稳价”就显得尤为重要。端午节前国家在政策粮投放方面再度出台措施,调控市场意图尤为明显。
首先,6月20日中储粮网拍卖率先加码,在端午节前的短短三天时间,一次性储备竞价以及地方国储轮换投放量高达201万吨,加上6月24日进行的临储玉米常规拍卖400万吨,短短三天投放量高达601万吨。其中还有一个细节,那就是中储粮网关于本周进行的一次性储备竞价交易的公众号推送时间为上周六的23∶59,可谓深夜发文公告,调控意图急切程度可见一斑。
其次,在本周一晚上,国家粮食交易中心网站再度发出一则消息,对本周开启的第五轮临储玉米拍卖相关规则进行调整。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将保证金由之前设定的110元/吨(交易保证金10元/吨,履约保证金100元/吨)提升至220元/吨(交易保证金20元/吨,履约保证金200元/吨)。对于此项内容的更改,最直观的方式理解就是,在之前所用的保证金能够竞价成功的政策粮标的数量,从第五轮开始需要付出双倍的金额。这点对于实际用粮的终端需求企业来说影响并不是很大,但是对于想要囤粮然后获取贸易差额利润的买方来说,用于竞价所需占用的资金成本就要翻倍。
保供稳价意图明显
一方面在原有大规模投放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投放量,另一方面提升拍卖所需的保证金额度,政策调控玉米市场的意图非常明显,针对仍处于复苏阶段的国内经济,保障市场供应,尤其是关系到民生的基础消费一定要以稳定为主。
玉米作为国内三大主粮之一,其加工产业链与民生消费息息相关,包括生猪养殖、禽类、蛋类以及深加工所生产的淀粉和酒精等等,都与居民消费密不可分。而在四轮拍卖之后,玉米价格不断高企,对于本就处于亏损状态的多数玉米下游需求企业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部分深加工企业受此影响已经被迫停机减产,市场买卖双方的矛盾也进一步激化,购销市场的活性也明显下降。
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当前上涨过快的玉米市场价格,对于缓解市场买卖双方的矛盾、激活下游市场的需求、让玉米购销市场恢复活力是非常有必要的。
在近2000万吨玉米投放未能抑制市场价格继续上涨的势头之后,端午节前政策调控再次加码,旨在进一步调控玉米市场,抑制过快上涨的粮价,由此不难看出,未来一段时间玉米价格很有可能呈现出“阶段性见顶”的局面。
部分文章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已标明来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权益,请及时留言联系我们删除!如需要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pigol.cn/hangqing/22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