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2-17 来源:91UP 作者:柏骏伟
新闻摘要
东方-2018战略演习联合战役实兵演练13日在俄罗斯楚戈尔训练场精彩上演,中俄两军紧密协作共同上演了一场现代化的陆空联合战役行动。
目前,山东省青岛市花生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了80%,马铃薯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了75%……告别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勤劳作,实现农业机械化,是千百年来亿万农民的光荣梦想,可以强烈地感受到,这个梦想正在青岛大地上成为现实。
春耕大忙季节,记者一走进山东省青岛市,就感受了农业机械化带来的无穷魅力,农民只需一个电话,农机合作社就把耕地播种的活轻松地干完了。“开着汽车下田,驾驶拖拉机种地”成为当地农民的生活写照。山东青岛大型农机成春耕主力军农机部门则在深化供给侧改革中,实践着“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农业战略,农机装备转型升级,大马力、复合式、高性能的大型农业机械驰骋田野;农机作业提质增效,完成了由数量向质量的转变,绿色农机新技术遍地生根,主要农作物生产机械化综合水平达到91%,位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
机手职业化破解谁来种地难题
来到山东省首家农机驾驶仿真教学试验室里,记者见农机手们正在大型拖拉机和联合收获机模拟教练机上聚精会神地操作。即墨市农机手姜宏法满脸兴奋:“跟开真车一模一样,挂挡、桩考、路考,安全,不怕撞车,雨雪天也能学。最神奇的是每个操作、扣分等,都能清清楚楚地看到,很快就学会了!”据农机培训人员介绍,农机仿真教学设备可以替代70%的教学环节,具有安全、绿色、精准的特点,深受农机手欢迎。
当然,创新的不只是培训模式,更有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青岛市组织农机管理人员进大学、农机手进工厂,邀请大学教授、企业人员来授课,春耕培训、观摩教学、技能大赛、网络课堂、大讲堂等,20多万名获得农机资格证书的新型农民,从农机化田园大学里走向知识和富裕,从“老把式们”手中接过了种地接力棒!
在莱西市驾驶员考试中心,记者看到,拖拉机驾驶证理论考试全部在电脑上进行。农机手鼠标一点,电脑就随机生成了自己的考试题,每个人的题都不一样,电脑自动评分,答完提交后成绩就自动出来了。为此,青岛市财政投入100多万元,在全市建立了5个理论无纸化考试中心,今后拖拉机驾驶证理论考试将全部在电脑上进行。
怎么才能把一个个农机手有效地组织起来,形成农机作业的合力呢?青岛市的实招是发展农机合作社。通过全市700多个合作社,把分散于千家万户的农业机械统一组织起来,服务50多万农户,年农机作业面积1000多万亩,承担了全市70%以上的大田农机作业量,已成为解决“谁来种地”问题的中坚力量。
装备现代化农民种地更轻松眼下,在平度市同和街道办事处,记者随处能见地头停着汽车,地里播种机在种植马铃薯、胡萝卜,耕地的、起垄的、播种的农机,一派繁忙景象。
责任编辑:李晴晴
上一页123下一页在本页显示剩余内容
相关链接:
·本报记者 :姜听露·
编辑:何文心